年幼的张爱玲,曾将母亲黄逸梵视为维纳斯女神般的存在。母亲那件用市面上罕见的乔其纱做成的蓬蓬裙,镶着精美的花边,宛如从电影海报上走下来的明星装扮,令张爱玲无比艳羡。那时的她,懵懂天真,对母亲的爱和崇拜,几乎无所不及。
“八岁我要梳爱司头,十岁我要穿高跟鞋。”年幼的张爱玲曾在母亲面前信誓旦旦,甚至把这些梦想看作了自己人生的目标。可惜,命运却未待她长大便带走了那份憧憬。黄逸梵在张爱玲尚未八岁时,离开了家庭,带着小姑子张茂渊远赴重洋,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。
这一切的起因,源于张廷重的无能与恶习。张廷重的少年时代曾被寡母严格管教,如同一根被压缩到极限的弹簧,一旦失去束缚,便肆意放飞自我。他吸食鸦片,养情妇,把一切恶行都视作理所当然,认为妻子无权多言。
展开剩余84%黄逸梵,虽然也出身于传统的封建家庭,小时候也缠足读私塾,但她却早早觉醒,属于中国最早一批追求思想解放的女性。当她无法忍受丈夫的荒唐行为时,干脆带着儿女离开,选择远离这个伤心之地。
那时的小张爱玲,根本无法理解母亲的离开为何如此决绝。曾经母亲和她一同看电影,吃蛋糕,笑容满面,怎么会在一瞬间就抛下她和弟弟?她曾试图靠近母亲,在黄逸梵忙着收拾行李时,牵着弟弟的手走到她身边,可母亲却不耐烦地赶走了她们:“好了,出去吧。”即便是告别的那一刻,黄逸梵依旧在痛哭,却似乎对孩子的离去并不感到特别的内疚。
离开后的黄逸梵过得潇洒,她在欧洲各国游历,享受生活,结识了一个外交官,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,而两个孩子早已被她远远抛在脑后。与此同时,张廷重也将“姨太太”老八迎入门中。老八是个十分懂得讨好人的女人,她给张爱玲买新衣,带她参加舞会,喂她吃奶油蛋糕。年幼的张爱玲被糖果和新衣吸引,渐渐地对老八产生了好感,以为母亲离开之后,自己的世界也渐渐被改变。
然而,那段最该与母亲亲近的年纪,张爱玲与母亲却始终隔着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。在一次辨认母亲照片时,张爱玲随手指向了黄逸梵,然而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波澜。
1928年,黄逸梵的恋情破裂,带着伤心决定回国,却依然没有真正回到孩子们身边。她只是在家中坐下,让仆人叫醒两个孩子,让他们下楼来。虽然她为孩子们准备了漂亮的儿童房,粉刷得五彩斑斓,但她骨子里的任性和冷漠,让她的“好”变得毫无温度。她不满张爱玲的打扮,挑剔她穿的衣服尽管是自己从国外特意为她买的,只因为太小,便嘲笑她:“怎么给她穿这么小的衣服?”这句轻蔑的话,深深地刺痛了张爱玲的心。
随即,她又开始挑剔张爱玲的刘海,说太长,显得愚蠢。这种挑剔虽然不在乎张爱玲的感受,却让她的内心满是伤痕。她曾经试图靠近母亲,渴望得到母亲的爱,但黄逸梵似乎永远无法察觉到这份渴望,反而总是冷言冷语,让张爱玲的心越发冰冷。
在那段与继母孙用蕃相处的日子里,张爱玲受尽委屈,最终因病被软禁在家。经过一番挣扎,她偷偷溜出家门,孤身前往母亲租住的公寓。当她终于见到黄逸梵时,两人抱头痛哭,本以为苦难之后,会迎来一片光明,然而,命运的轮回依旧带来更大的困扰。
黄逸梵面对生活困境,开始为了金钱而绞尽脑汁。第一次出国时,黄逸梵的生活无忧无虑;第二次,她为了支持维基斯的皮具生意,卖掉了一箱子古董,但一切并未如愿,反而亏损严重。与此同时,她的小姑子张茂渊把她的钱用来帮助亲戚打官司,黄逸梵陷入了极度的困境。
尽管经济捉襟见肘,但母亲仍然坚信要让女儿成为名媛淑女。然而,张爱玲远不符合她理想中的形象。她甚至连日常生活琐事都需要母亲手把手地教:煮饭、洗衣,甚至走路姿势,母亲都要一一指导。有一次,张爱玲生病了,黄逸梵愤怒地训斥她:“我宁愿你死,也不愿你活着处处让自己受苦。”她的苛刻和冷漠如同冰冷的刀子,刺进了张爱玲的心。
张爱玲为了母亲的赞赏,不得不忍受一次又一次的侮辱。有一次,母亲宴请宾客时,张爱玲不小心把椅子弄倒,弄乱了地毯,最终她被母亲在众人面前羞辱:“你这是干什么?猪?”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,击打在张爱玲的心头,让她无法忘怀。
张爱玲的成长在母亲的严格和冷漠中悄然发生。母女关系越来越僵硬,但黄逸梵始终坚持要送女儿出国留学。即使为了这笔钱,她不得不精打细算,但她仍希望女儿能走向更高的未来。张爱玲的留学计划充满了母亲的痛惜与焦虑,每一次的提问,黄逸梵都透露出对女儿的担忧。然而,张爱玲对这一切早已产生了无奈,她宁愿走路,也不愿坐公交车,只为了省下一点车费。
而黄逸梵,虽然总是说手头紧,却依旧在周末花钱购买鲜花、享受美食、招待客人,过着属于自己的奢华生活。对于张爱玲的生活困窘,她却全然不顾。
1939年,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,但由于战乱未能成行,最终决定去香港继续学业。临行时,黄逸梵只对她说了一句简短的“走好”。两年后,黄逸梵突然来到香港探望张爱玲,却由于两人之间越来越严重的误解,母女关系彻底破裂。
张爱玲因为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奖励,这本是值得庆祝的时刻,然而黄逸梵却以为这些钱来自弗朗士,怀疑她与教授有私情,认为这笔钱并不纯正。她的猜忌与冷漠再次伤害了张爱玲,彻底使母女关系进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。
黄逸梵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奢华,而张爱玲却只能勉力维持生计,甚至在修道院里寄宿过。每当她回忆起这一切,她的心中充满了愤懑与失望。而黄逸梵,虽然看似回到了以前的贵妇人生活,但她却始终无法理解女儿的痛苦。
几年后,张爱玲凭借自己的才华,在上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亲戚们却开始抱怨,纷纷劝黄逸梵回国教训女儿。黄逸梵回国后,似乎开始对女儿有了更多的关注,然而张爱玲的心已经完全冷却。即使黄逸
发布于:天津市人人操盘配资,北京配资网,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